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单板计算机
NPi i.MX6ULL 开发板是一款低功耗的 Linux 单板计算机,基于强大的 i.MX6ULL 构建。您一定会喜欢板载的 512MB DDR3L 和 512MB NAND,更不用说丰富的接口和 I/O 资源了。
同时,我们为您提供了丰富的软件资源。您可以在 这里 找到 debian/ubuntu/yocto 和系统分发镜像。此外,我们还提供了许多 Pi Hat 的内核和应用层支持。因此,您可以直接将您喜欢的 Pi Hat 插入此开发板使用。大多数 SeeedStudio Pi Hat 都可以与 NPi i.MX6ULL 开发板配合使用(除了 NPi i.MX6ULL 开发板 6-Mic 圆形阵列套件和 NPi i.MX6ULL 开发板 4-Mic 线性阵列套件)。您还可以使用我们的 Grove 基础 Pi Hat 来使用 Grove 模块快速原型化您喜欢的项目。请关注我们的 Github 以获取最新的软件更新。
整个开发板由核心模块和扩展板组成,所有组件均为工业级。
核心模块由 i.MX6ULL 核心、512MB DDR3L 和 512MB NAND FLASH(或 8GB eMMC)组成。实际上,根据 Flash 的不同,NPi i.MX6ULL 开发板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版本。
扩展板主要包括各种外设接口和输入输出、IO 扩展。包括但不限于两个 100M 以太网端口、一个 USB Host 和一个 USB OTG 端口、一个 24 位 RGB LCD 接口、2x 40 Pin I/O 扩展头等。如此丰富的资源将满足您的各种控制需求。所有这些功能使其成为工业控制、轨道交通、无人机控制和音频输出等领域的完美解决方案。
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8G eMMC 版本:
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512MB NAND FLASH 版本:
特性
- Arm-Cortex-A7 核心处理器
- 工业级
- 低功耗
- debian/ubuntu/yocto 操作系统
- 兼容 Raspberry Pi 40-Pin 扩展板
规格
项目 | 值 |
---|---|
外设接口 | 1 x USB 主机 2 x 100M 以太网接口 1 x FPC LCD 接口(包括 24 位 RGB 和 I2C 触摸控制) 1 x SD 卡接口(位于板背面) 1 x UART 接口 2 x 40 针排针 |
板载 LED | 3 x 用户自定义 LED 1 x 电源 LED 1 x 心跳 LED |
电源 | 1 x DC 接口 (5V±2%) 1 x USB Type-C |
按钮 | 4 x 按键 |
开关 | 1 x 8 位 DIP 开关 |
RTC | 1 x RTC 电池槽 |
CPU | 1 x NXP MCIMX6Y2CVM08AB |
频率 | 最高 800MHz |
DDR3L | 板载 512MB |
eMMC | 板载 8GB(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8G eMMC 版本) |
NAND | 板载 512MB(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512MB NAND FLASH 版本) |
尺寸 | 61mm x 100mm |
工作温度(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8G eMMC 版本) | -20℃ ~ 80℃ |
工作温度(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512MB NAND FLASH 版本) | -40℃ ~ 80℃ |
这里的工作温度特指核心模块,扩展板的温度范围较窄。我们尚未测试扩展板的具体温度范围。
应用
- 工业(如 CAN-以太网网关等)
- 白色家电(如冰箱、Type-C 微波炉等)
- 智能家居设备
硬件概览
接口
100M 以太网接口带 LED:2 x 100M 以太网接口
5V 电源插孔:使用 5V ± 2% 单电源供电
过压保护指示灯:当此灯亮起时,表示电压超出范围
USB Type-C 设备接口:USB Type-C 接口
UART TTL:直接从主控制器的串口引出
心跳 LED:系统运行后心跳灯会持续闪烁
电源 LED:通电后 LED 会亮起
Raspberry Pi 兼容排针:包括 UART、I2C、SPI、PWM 和其他兼容 Raspberry Pi 的 IO 接口
LCD FPC 接口:包括 24 位 RGB 接口和 I2C 触摸屏控制接口
复位 & 用户按钮:共有 4 个按钮,分别是复位、开/关、普通按钮和模式切换按钮
USB 主机 Type-A:USB 主机接口
8 位 DIP 开关:支持在 NAND、eMMC、SD 和 USB 启动模式之间切换的 8 位 DIP 开关
额外 GPIO 排针:包含一个 74LV595PW 芯片,将 4 通道 IO 扩展为 8 通道
用户 LED:可编程 LED
RTC 电池槽:可连接 CR1220 电池为 RTC 供电
Type-C SD 卡槽:Type-C SD 卡槽,支持 SD 卡 3.0
引脚功能
更多信息请访问 PinMap 查看。
软件介绍
准备工作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4GB(或更大容量)SD 卡及 SD 卡读卡器
- PC 或 Mac
- USB 转 UART 适配器(可选)
- 一根 USB Type-C 数据线
请轻插 USB 数据线,否则可能损坏接口。请使用内部有 4 根线的 USB 数据线,2 根线的 USB 数据线无法传输数据。如果您不确定手头的数据线是否符合要求,可以点击这里购买。
镜像安装
您需要从 SD 卡安装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镜像以使其运行。我们提供两种启动方式:可以从 SD 卡启动,也可以从 eMMC(或 NAND)启动。
A. 从 SD 卡启动
-
步骤 1. 选择最新的 固件
-
步骤 2. 使用 SD 卡读卡器将 SD 卡连接到 PC 或 Mac,要求 SD 卡容量大于 4GB。
-
步骤 3. 点击此处下载 Etcher,然后使用 Etcher 将
*.img.xz
文件直接写入 SD 卡。或者将*.img.xz
文件解压为*.img
文件,然后使用其他镜像写入工具将其烧录到 SD 卡。
点击加号图标添加新下载的镜像文件,软件会自动选择您插入的 SD 卡。然后点击 Flash!开始写入。整个过程大约需要 10 分钟。
-
步骤 4. 将镜像写入 SD 卡后,将 SD 卡插入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。将 8 位 DIP 开关设置为 2-5-8 模式以启用从 SD 卡启动。
-
步骤 5. 使用 USB Type-C 接口为开发板供电。在写入过程中不要取出 SD 卡。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将从 SD 卡启动,您可以看到板上的 PWR 和心跳 LED 点亮。
如果心跳 LED 无法闪烁,说明启动失败。请检查镜像是否正确安装。
B. 从 eMMC(NAND)卡启动
-
步骤 1. 如果您首次启动 NPi i.MX6ULL 开发板,过程与 A. 从 SD 卡启动 相同。
-
步骤 2. 在
fire-config
中选择 P22 以启用闪存启动,然后重启。
sudo fire-config
-
步骤 3. 等待 NPi i.MX6ULL 开发板上的 LED 持续闪烁,这表示 eMMC(或 NAND)烧录成功。
-
步骤 4. 关闭电源并拔出 SD 卡。
-
步骤 5. 将 8 位 DIP 开关设置为 eMMC(2-4-5-7)或 NAND(2-3-6)模式并重启。
串口控制台
现在您的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已启动,您可能希望通过控制台访问 Linux 系统,以设置 WiFi 等功能。
- B. UART端口 - 这是访问控制台的困难方式,可用于调试底层问题
B. 通过UART端口连接
在本节中,我们将指导您如何使用USB转TTL适配器通过UART端口将您的电脑连接到NPi i.MX6ULL开发板。
-
步骤1. 使用USB转TTL适配器连接UART端口和您的PC/Mac。如果您没有USB转TTL适配器,可以点击这里购买一个。
-
步骤2. 使用以下串口调试工具,设置波特率为115200:
- Windows:使用PUTTY,选择
Serial
协议,填写NPi i.MX6ULL开发板的正确COM端口,设置波特率为115200,数据位为8,无校验位,停止位为1,无流控。 - Linux:根据您的USB转TTL适配器,可能是
screen /dev/ttyACM0(,1, 等) 115200
或screen /dev/ttyUSB0(,1, 等) 115200
。 - Mac:根据您的USB转TTL适配器,可能是
screen /dev/cu.usbserial1412(,1422, 等) 115200
或screen /dev/cu.usbmodem1412(,1422, 等) 115200
。
- Windows:使用PUTTY,选择
-
步骤3. 默认用户名为
debian
,密码为temppwd
。 -
步骤4. 如果您没有USB转TTL适配器,您也可以使用Arduino。如果使用Arduino,请将跳线的一端连接到Arduino的RESET引脚,另一端连接到Arduino的GND引脚。这将绕过Arduino的ATMEGA MCU并将Arduino变成USB转TTL适配器,观看视频教程这里。然后将Arduino的GND引脚连接到NPi i.MX6ULL开发板UART端口的GND引脚。将Arduino的Rx引脚连接到NPi i.MX6ULL开发板UART端口的Rx引脚。将Arduino的Tx引脚连接到NPi i.MX6ULL开发板UART端口的Tx引脚。最后,通过Arduino的USB线将Arduino连接到您的PC/Mac。现在通过以下命令检查您的Mac或Linux PC是否检测到Arduino:
ls /dev/cu.usb* (Mac)
ls /dev/ttyACM* (Linux)
您应该看到类似以下的输出:
/dev/cu.usbmodem14XX,其中XX会根据您使用的USB端口而变化(Mac)
/dev/ttyACMX,其中X会根据您使用的USB端口而变化(Linux)
现在按照上述步骤通过此串口连接到您的NPi i.MX6ULL开发板。
引脚控制
本节将指导您如何通过Shell控制NPi i.MX6ULL开发板上的引脚。请注意,您必须使用root权限才能使命令生效。
su root
用户名 root 密码 root
GPIO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Linux GPIO子系统驱动相关应用层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控制Grove - 蜂鸣器,向您展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
NPi i.MX6ULL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版本(或eMMC版本)
-
步骤1. 在/sys/class/gpio中配置GPIO 19为导出状态。
echo 19 > /sys/class/gpio/export
NPi i.MX6ULL开发板上GPIO 19的位置可以通过PinMap查看。您获得的引脚编号是GPIOx_IOn,您需要使用以下公式转换为gpio索引。
index = GPIO1_IO19 = (1-1)*32 + 19 = 19
index = GPIO4_IO20 = (4-1)*32 + 20 = 116
-
步骤2. 使用Grove - 4针母跳线转Grove 4针转换线将Grove - 蜂鸣器连接到NPi i.MX6ULL开发板上的GPIO 19。
-
步骤3. 配置GPIO 19为输出模式。
echo out > /sys/class/gpio/gpio19/direction
- 步骤4. 配置GPIO 19为高电平。
echo 1 > /sys/class/gpio/gpio19/value
最后,您将听到Grove - 蜂鸣器发出的声音。同时,关于gpio的sysfs,您可以通过链接获取更多信息。
输入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与 Linux 输入子系统驱动相关的应用层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使用 NPi i.MX6ULL 开发板的 KEY Button
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软件
- 步骤 1. 安装
evtest
以获取KEY Button
的状态。
apt install evtest -y
- 步骤 2. 检查
/dev/input/by-path
中是否存在KEY Button
。
root@npi:~# ls -lh /dev/input/by-path
total 0
lrwxrwxrwx 1 root root 9 Feb 14 2019 platform-gpio-keys-event -> ../event0
如果无法获得上述结果,则需要调整驱动树。
- 步骤 3. 使用
evtest
获取KEY Button
的状态。注意,NPi i.MX6ULL 开发板有四个按钮控制不同的功能,您只需控制KEY Button
。
root@npi:~# evtest
No device specified, trying to scan all of /dev/input/event*
Available devices:
/dev/input/event0: gpio-keys
Select the device event number [0-0]: 0
Input driver version is 1.0.1
Input device ID: bus 0x19 vendor 0x1 product 0x1 version 0x100
Input device name: "gpio-keys"
Supported events:
Event type 0 (EV_SYN)
Event type 1 (EV_KEY)
Event code 11 (KEY_0)
Properties:
Testing ... (interrupt to exit)
Event: time 1583478811.552488, type 1 (EV_KEY), code 11 (KEY_0), value 1
Event: time 1583478811.552488, -------------- SYN_REPORT ------------
Event: time 1583478811.752195, type 1 (EV_KEY), code 11 (KEY_0), value 0
Event: time 1583478811.752195, -------------- SYN_REPORT ------------
最终,您将获得上述信息。
UART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串口和终端设备的基本使用。现在我们将控制 uart3 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PC 或 Mac
- USB 转 UART 适配器
软件
- 步骤 1. 在
fire-config
中选择 P17 以启用 uart3。
fire-config
如果成功启用,您将获得如下命令:
root@npi:~# ls /dev/ttymxc2
/dev/ttymxc2
- 步骤 2. 使用 stty 配置 uart3。
stty -F /dev/ttymxc2 ispeed 115200 ospeed 115200
-
步骤 3. 访问 PinMap 查找 NPi i.MX6ULL 开发板的 uart3 引脚编号。
-
步骤 4. 使用 USB 转 TTL 适配器将 Uart3 连接到您的 PC/Mac。如果您没有 USB 转 TTL 适配器,可以点击 这里 获取一个。
-
步骤 5. 使用以下串口调试工具,波特率为 115200:
- Windows: 使用 PUTTY,选择
Serial
协议,填写正确的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的 COM 端口,波特率为 115200,8Bits,无校验位,停止位为 1,无流控。 - Linux: 根据您的 USB 转 TTL 适配器,可能是
screen /dev/ttyACM0(,1, 等) 115200
或screen /dev/ttyUSB0(,1, 等) 115200
。 - Mac: 根据您的 USB 转 TTL 适配器,可能是
screen /dev/cu.usbserial1412(,1422, 等) 115200
或screen /dev/cu.usbmodem1412(,1422, 等) 115200
。
- Windows: 使用 PUTTY,选择
-
步骤 6. 使用以下命令测试发送和接收数据:
echo seeedstduio > /dev/ttymxc2
最终,如果连接成功,我们将在 putty 中看到字符串 'seeedstduio'。
I2C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与 Linux i2c 驱动相关的应用层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使用 i2c1 和 Grove - 气压传感器 (BMP280) 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Grove - 4 针母跳线转 Grove 4 针转换线
- Grove - BME280 环境传感器(温度湿度气压计)
软件
步骤 1. 使用 apt 安装 i2c-tools。
apt install i2c-tools -y
步骤 2. 访问 PinMap 查找 NPi i.MX6ULL 开发板的 I2C1 引脚编号。
步骤 3. 使用 Grove - 4 针母跳线转 Grove 4 针转换线将 Grove - BME280 连接到 NPi i.MX6ULL 开发板的 I2C1。
步骤 4. 使用 i2cdetect
检测 Grove - BME280 的 I2C 地址。0 表示 i2c1,因此如果您想检测 i2c2,需要使用 i2cdetect -y 1
。
root@npi:~# i2cdetect -y 0
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
0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1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2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3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4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5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60: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 --
70: -- -- -- -- -- -- -- 77
现在,我们可以发现 Grove - BME280 的 I2C 地址是 0x77。
步骤 5. 使用 i2cget 获取 Grove - BME280 的 ID。
root@npi:~# i2cget -y 0 0x77 0xD0
0x58
最终,我们可以获得 0x58,这是 Grove - BME280 的 ID。有关 Grove - BME280 的更多信息,您可以访问 wiki 进行学习。有关 i2c-tool 的使用,您可以查看 链接。
ADC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与 Linux ADC 驱动相关的应用层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使用 ADC1 和 Grove - 旋转角度传感器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Grove - 4针母跳线转Grove 4针转换线缆
- Grove - 旋转角度传感器
软件
- 步骤 1. 在
fire-config
中选择 P12 以启用 ADC1
fire-config
如果成功启用,您将获得如下命令输出。
root@npi:~# ls /sys/bus/iio/devices/iio\:device0
buffer in_voltage3_raw sampling_frequency_available
dev in_voltage_sampling_frequency scan_elements
in_conversion_mode in_voltage_scale subsystem
in_voltage0_raw name trigger
in_voltage1_raw of_node uevent
in_voltage2_raw power
- 步骤 2. 访问 PinMap 查找 NPi i.MX6ULL 开发板上 ADC1 的引脚编号。您可以在下图中找到 GPIO 编号。
步骤 3. 使用 Grove - 4针母跳线转Grove 4针转换线缆将 Grove - 旋转角度传感器连接到 NPi i.MX6ULL 开发板上的 ADC1。
步骤 4. 获取 Grove - 旋转角度传感器的 AD 数据。
root@npi:~# cat /sys/bus/iio/devices/iio\:device0/\\in_voltage3_raw
82
根据上述信息,您可以了解到我们正在读取 GPIO1_IO3 引脚的模拟值。
SPI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 Linux SPI 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使用 SPI 和 Raspberry Pi 的 2通道 CAN-BUS(FD) Shield 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2通道 CAN-BUS(FD) Shield for Raspberry Pi
软件
-
步骤 1. 根据 安装指南 将 2通道 CAN-BUS FD Shield for Raspberry Pi 插入 NPi i.MX6ULL 开发板。
-
步骤 2. 在
fire-config
中选择 P23 以扩展文件系统。
fire-config
- 步骤 3. 安装关于 seeed-linux-dtoverlays 的依赖项
apt install -y make git device-tree-compiler linux-headers-$(uname -r) gcc
- 步骤 4. 从 GitHub 的
seeed-linux-dtverlays
中制作并安装 NPi i.MX6ULL 开发板的驱动程序。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Seeed-Studio/seeed-linux-dtverlays
cd seeed-linux-dtverlays
make all_imx6ull && make install_imx6ull
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错误,可以使用 mkdir -p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extra/seeed
创建文件。
- 步骤 5. 在
/boot/uEnv.txt
中添加 dtbo 包,以使其在重启后生效。
echo dtoverlay=/lib/firmware/imx-MCP2517FD-can0-overlay.dtbo >> /boot/uEnv.txt
reboot
- 步骤 6. 使用
dmesg
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成功。如果成功,您将看到以下信息。
root@npi:~ insmod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extra/seeed/mcp25xxfd-can.ko
root@npi:~ dmesg | grep spi
[ 1.057609] spi_imx 44009000.spi: driver initialized
[ 9.852726] mcp25xxfd spi0.0: Linked as a consumer to regulator.6
[ 9.966510] mcp25xxfd spi0.0: MCP2517 successfully initialized.
root@npi:~ ifconfig -a
can0: flags=128<NOARP> mtu 16
unspec 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-00 txqueuelen 10 (UNSPEC)
RX packets 0 bytes 0 (0.0 B)
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
TX packets 0 bytes 0 (0.0 B)
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
有关 2通道 CAN-BUS(FD) Shield 的更多信息,您可以访问 wiki。
IIS
在本节中,我们将解释 Linux IIS 程序的控制原理。现在我们将使用 IIS 和 ReSpeaker 2-Mics Pi HAT 来演示如何使用它。
所需材料
-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NAND 版本(或 eMMC 版本)
- ReSpeaker 2-Mics Pi HAT
软件
-
步骤 1. 根据 安装指南 将 ReSpeaker 2-Mics Pi HAT 插入 NPi i.MX6ULL 开发板。
-
步骤 2. 使用
apt
安装 alsa-utils
sudo apt install alsa-utils -y
- 步骤 3. 在
/boot/uEnv.txt
中添加 dtbo 包,以使其在重启后生效。
sudo sh -c "echo dtoverlay=/lib/firmware/imx-seeed-voicecard-2mic-overlay.dtbo >> /boot/uEnv.txt"
如果找不到 imx-seeed-voicecard-2mic-overlay.dtbo,您需要查看 SPI 的指南以安装关于 imx-seeed-voicecard-2mic-overlay.dtbo 的依赖项。
- 步骤 4. 使用
aplay
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成功。如果成功,您将看到以下信息。
debian@npi:~$ sudo insmod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extra/seeed/snd-soc-seeed-voicecard.ko
debian@npi:~$ aplay -l
**** List of PLAYBACK Hardware Devices ****
card 0: seeed2micvoicec [seeed-2mic-voicecard], device 0: 2028000.sai-wm8960-hifi wm8960-hifi-0 []
Subdevices: 1/1
Subdevice #0: subdevice #0
debian@npi:~$ arecord -l
**** List of CAPTURE Hardware Devices ****
card 0: seeed2micvoicec [seeed-2mic-voicecard], device 0: 2028000.sai-wm8960-hifi wm8960-hifi-0 []
Subdevices: 1/1
Subdevice #0: subdevice #0
- 步骤 5. 进入
seeed-linux-dtverlays
文件夹并按如下配置 soundstate:
debian@npi:~$ cd seeed-linux-dtverlays/
debian@npi:~/seeed-linux-dtverlays$ sudo cp extras/wm8960_asound.state /var/lib/alsa/asound.state
debian@npi:~/seeed-linux-dtverlays$ sudo alsactl restore
- 步骤 6.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 ReSpeaker 2-Mics Pi Hat 了!对于简单的录音和播放测试,请运行以下命令:
- 录制音频到
test.wav
文件:
arecord -f cd -r 48000 -Dhw:0 test.wav
- 播放
test.wav
音频。请记得插入耳机或扬声器以输出音频。
aplay -Dhw:0 -r 48000 test.wav
有关 ReSpeaker 2-Mics Pi HAT 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 wiki
资源
- [PDF] i.MX 6ULL 数据手册
- [PDF]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机械尺寸
- [PDF]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扩展板
- [PDF] NPi i.MX6ULL 开发板 - Linux SBC 核心模块
- [URL] 高级系统开发
NPi i.MX6ULL 高级系统开发
- 可用性
- 供应商文档
- 基本要求
- ARM 交叉编译器:GCC
- 引导加载程序:U-Boot
- Linux 内核
- 根文件系统
- 设置 microSD 卡
- 安装内核和根文件系统
- 复制根文件系统
- 在 /boot/uEnv.txt 中设置 uname_r
- 设备树二进制文件
- 复制内核镜像
- 复制内核设备树二进制文件
- 复制内核模块
- 文件系统表 (/etc/fstab)
- 移除 microSD/SD 卡
- 评论
技术支持与产品讨论
感谢您选择我们的产品!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多种支持,以确保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能够获得尽可能顺畅的体验。我们提供多个沟通渠道,以满足不同的偏好和需求。